比特币的正式发行时间是2009年1月3日,这一天被加密货币领域视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。由化名为中本聪的神秘人物创立的比特币网络正式上线,首个区块创世区块在这一天被挖出,标志着比特币的诞生。这一事件不仅开启了数字货币的新纪元,也为后续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比特币的诞生源于对传统金融体系中心化问题的反思,其去中心化、总量恒定等特性迅速吸引了技术极客和早期投资者的关注。
比特币的设计理念最早可追溯至2008年10月31日,当时中本聪发表了一篇题为比特币: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,详细阐述了比特币的技术原理与运行机制。这篇论文成为比特币的理论基石,而2009年初的实践落地则将其从概念转化为现实。比特币的发行并非通过传统金融机构完成,而是依靠密码学算法和分布式网络,通过挖矿这一独特机制逐步释放。这种发行方式确保了比特币的稀缺性和抗通胀特性,使其逐渐被市场认可为数字黄金。
在比特币诞生初期,其价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,甚至被用于象征性交易。2010年5月,一位程序员用1万枚比特币购买了两张披萨,成为比特币历史上的首笔实物交易。这一事件如今被币圈称为比特币披萨日,也反映出早期参与者对比特币实验性质的乐观态度。时间推移,比特币的共识逐渐扩大,其价格从几分美元一路攀升至数万美元,成为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的资产类别。
比特币的发行总量被严格限制在2100万枚,这一设定通过算法硬编码实现,无法被任何个人或机构篡改。大约每四年,比特币的挖矿奖励会减半一次,这种机制被称为减半,控制通胀并延长比特币的释放周期。截至2025年,比特币的流通量已超过总发行量的90%,剩余部分预计将在2140年前后全部挖出。这种稀缺性进一步强化了比特币的价值存储属性,使其成为对抗传统货币贬值的工具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