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太坊(ETH)作为全球市值排名第二的加密货币,既是去中心化智能合约平台的代币,也是区块链技术从1.0迈向2.0时代的标志性产物。它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智能合约实现了无需信任的自动化协议执行,为去中心化金融(DeFi)、NFT、物联网等应用提供了底层基础设施。不同于比特币的单一货币属性,ETH更像是一种燃料,驱动着以太坊生态内数以万计的分布式应用运转,其技术架构由俄罗斯天才程序员Vitalik Buterin于2013年提出,2015年正式上线后迅速成为开发者构建区块链项目的首选平台。
关于ETH的发行总量,以太坊采用了动态调整机制而非固定上限。最初在2014年众筹阶段发行了约7200万枚,随后通过挖矿逐年新增,目前流通量已超过1.1亿枚。与比特币每四年产量减半的规则不同,以太坊的年增发比例最初设定为4%-5%,但在2022年完成向权益证明(PoS)的升级后,通胀率显著下降至约1%。2021年实施的EIP-1559协议引入了销毁机制,每笔交易手续费的部分ETH会被永久移除,这种通缩设计使得实际流通量会随网络使用频率波动。
ETH的分配体系兼顾了多方利益平衡。早期通过预售募集开发资金,约12%分配给创始团队与基金会;剩余部分通过挖矿奖励分发给矿工,这部分占比最大且持续释放。转向PoS后,新发行的ETH主要奖励给质押者以维护网络安全。这种分配模式既保障了初期开发资源,又通过长期激励维持了网络去中心化特性。不过由于早期挖矿产出集中,部分巨鲸地址持有量惊人——公开有机构单地址持仓量已超20万枚ETH,这种分布特点也引发了社区对代币集中度的讨论。
ETH的供需关系正经历结构性变化。Layer2扩容方案降低交易成本,链上活跃度提升加速了代币销毁;另机构投资者通过现货ETF等合规渠道持续增持,2025年灰度等机构管理的ETH现货ETF规模已占流通量的5%以上。